【脑客中国】周仁来:工作记忆训练改善情绪调节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时间:2023-03-06 编辑:瀚翔医疗 浏览数:1765

8月31日晚20点,南京大学心理系系主任周仁来教授作为脑客中国科研第70位讲者为大家带来主题为《工作记忆训练改善情绪调节的可能性和有效性》的报告。


以下为部分节选直播内容:


大家晚上好,首先和大家介绍一下工作记忆训练。大家可能对这个领域了解的比较多,工作记忆是从60年代,从计算机的研究发展到心理学领域。其中有不少相关方面的理论,以牛津大学的Baddeley提出的工作记忆理论为主要的代表。他把工作记忆分成了存储和加工两个部分,存储就是大家所知道的把信息存储为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而中央执行系统(加工)实际上是协调于两类信息进行存储的。这种协调过程产生三个功能,包括抑制、刷新和转换。尽管这几年该理论又有一些新的进展,比如说又加了情景缓冲器,然后把视觉和听觉信息扩展到心理学其他的感官方面的信息加工。



当基于Baddeley的理论模型,把工作记忆划分不同成分时,实际上我们就可以运用不同的认知范式对不同的成分进行测量。所以有人猜想:“如果可以相应地进行测量,那么直接就通过相关范式来训练的话,是不是本身也可以提高这个成分的功能?”结果表面这种猜想是正确的,用某一个认知范式反复的训练是能够提高工作记忆与此相关的成分水平。



工作记忆训练实际上就是个采用计算机化的工作记忆对人的工作进行训练,然后既可以提高该成分本身,也可以提高与之相关的其他高级人的能力的训练过程,所以这就叫工作记忆训练。


那么工作记忆训练有什么效果呢?一般来讲,如果一个任务本身训练之后,它可以提高本身的绩效,但是我们更看重的是和他紧密相关的其他认知能力的训练。如果他们的关系比较紧,那么一种任务的训练改善了另一种任务的绩效我们把它称为叫近迁移。但如果一种任务的训练改善了和他在认知关系上相对比较遥远的一些其他能力,我们说这就是远迁移。所以近迁移和远迁移实际上是一个相对区分,现在也有人分成近迁移比和更远迁移等等,都是量的比较问题。



所以从这个迁移角度来讲,大家就觉得要玩得更好的话,还是迁移的越远,就说明你这个方面的训练手段越有效。比如说我通过工作记忆训练把它迁移像流体智力、阅读、算术等等这些学业成绩方面,那不就更好了嘛是吧?所以工作记忆训练现在被很多人感兴趣,更多的是在远迁移方面表现出的能力,让大家觉得非常有趣,但其实近迁移本身也是非常有用的一个迁移。


从我的角度来讲,我认为相关工作大概起源于2002年,当时Toekel Klingberg在临床和实验神经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对多动症孩子进行训练,发现被试的流体智力得到提升。



2008年,同样来自于克林伯格研究所,另一位研究者在PNS上就发了一篇文章,文章也是用工作记忆训练提高流体智力,但它最让人惊讶的是它提高的是成人。我们一般认为流体智力往往到成人之后就不再增长,但是它在这打破了我们的以往认知。



2009年,Toekel Klingberg又在sars发了第二篇文章。这篇文章还是用工作记忆训练来改善流体智力,他发现通过工作记忆训练改善了脑的前额叶还有顶部皮层的蒂万多斑受体的密度。



某种意义上来讲,密度的改变实际上就等于在结构上发生了变化。大家知道人类进化这么多年,结构上的变化可能需要几百年时间才能发生,如果短时间的训练就能发生的话,那么应该说认知增强这块研究它的潜力是无限的。



我们在2008年开始关注工作记忆训练方面的研究,这些年也做了不少工作。我们研究通过工作记忆训练去提升包括儿童、成年人以及老年人在内的各个人群的工作记忆本身以及流体智力。




观看本期及往期精彩视频内容及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



扫描二维码

观看完整视频




END


点击此处,观看最新直播及回放。